仪表放大器输入与输出的变化范围与关联:Vcm vs. Vout Plots
前言
上期介绍了 One - AMP 架构的 仪表放大器(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,简称 INA),它其实就是一个差分放大器(Differential Amplifier),输入与输出表述为 Vout = Ad * Vd + Ref :
本期我们来看一下 INA 输入、输出的变化范围与关联,并将其表示为 “共模信号 vs. 输出信号 图表”(Vcm vs. Vout Plots)。
文中素材来自 TI 关于 INA 的 PPT 教程(参考资料[1]),TI 还有配套视频和字幕(参考资料[2]),我摘录一些我认为的重点概念,并做了一些扩展,是个读书笔记,不保证解读正确,有需要可以查看 TI 原链接。
案例分析:是否会饱和?
TI 先举了一个案例,有一个 One - AMP 架构的 INA ,周边 4 个电阻都是 1 KΩ,所以是一个 Unity Gain Differential Amplifier(单倍增益差分放大器)。
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,输入端分别为 V1 = 15 V,V2 = 20 V,参考电平 Ref = 0 V 。
因为是 Unity Gain 增益, Vout = V2 - V1 = 20 - 15 = 5 V,图中也是这么显示的:
但我们不禁要问一下:图中 V1’ 和 V2’ 位置上的电压是多少?是否会超出电源供电范围?因为如果超出,就会内部饱和,产生差错。
接着展开推导如下:
图中利用了运放的 “虚短” 和 “虚断” 原理,推出 V2’ = V2 / 2,又因为 V1’ 始终跟踪 V2’,所以 V1’ = V2 / 2 。
将 V2 = 20 V 代入,可得 V1’ = V2’ = 10 V 。
假设放大器是轨到轨(Rail - to - Rail)设计,这样 V1’ 和 V2’ 都没有超过供电范围,就是都没有饱和,所以 Vout = 5 V 的结果是合理的,尽管两个输入端都大于供电电压。
然后,我们可以展开几个问题进行探讨。
1. Vout 的变化范围是什么?
先看输出:在 Rail - to - Rail 情况下, Vout 只要不超过正负电源电压就是合理的,所以 Vout 的变化范围是 -10 V 至 10 V :
符号 | 电压最小值(V) | 电压最大值(V) |
---|---|---|
Vout | -10 | 10 |
2. V2 的变化范围是什么?
在 Unity Gain 的情况下,V2’ 与 V2 的关系为 V2’ = V2 / 2 。
又因为 Rail - to - Rail , V2’ 只要不超过正负电源电压就是合理的,所以 V2’ 的变化范围是 -10 V 至 10 V,而 V2 是其两倍即可:
符号 | 电压最小值(V) | 电压最大值(V) |
---|---|---|
V2 | -20 | 20 |
3. V1 的变化范围是什么?
V1 的变化范围,需要根据 V2 、Vout 求得。
在 Unity Gain 的情况下,V1 与 V2 、Vout 的关系为 Vout = V2 - V1, 即 V1 = V2 - Vout 。
由此可得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:
V1(min) = V2(min) - Vout (max) = -20 - 10 = -30 V
V1(max) = V2(max) - Vout (min) = 20 - (-10) = 30 V
符号 | 电压最小值(V) | 电压最大值(V) |
---|---|---|
V1 | -30 | 30 |
4. Vcm 的变化范围是什么?
有了 V1 、V2 ,就可以推出 共模信号 Vcm 的变化范围:
符号 | 电压最小值(V) | 电压最大值(V) |
---|---|---|
Vcm | -25 | 25 |
5. Vcm vs. Vout 图表
共模信号 Vcm 代表了 V1 、V2 组成的输入,Vout 的变化受到其关联。可以用 “共模信号 vs. 输出信号” 的二维图表来表示,以下展示了示例:
图中有三根横向虚线,分别代表了 Vcm 为 25 V、20 V、0 V 的三种情况,可见虽然 Vout 有上述表格里的最大值、最小值,但实际的变化却受到 Vcm 的限制,比如:
- Vcm = 25 V 时,就是 V2 = 20 V,V1 = 30 V 的极端情况,Vout 只能等于 -10 V;
- Vcm = 20 V 时,就是上述极端情况 V1 、V2 整体下移 5 V,但 V2 也只能小于 V1,Vout 能在 -10 V 至 0 V 之间变化;
- Vcm = 0 V 时, V1 、V2 再整体下移,V2 可以大于 V1,Vout 也有了更多的变化范围,即 -10 V 至 10 V;
- 这样一直到 Vcm = -25 V 的另一个极端情况。
不同电路设计有不同的供电、Ref 电平,如果每次都要靠这样推算 Vcm vs. Vout 的关系,太过于麻烦,所以 TI 在芯片 spec 里提供典型图表,然后还有一个辅助软件来帮助测算。
芯片与软件举例
INA333 仪表放大器
以 TI 的 INA333 为例,它是一款 Three - AMP 架构的仪表放大器:
芯片手册里有典型电路下的 Vcm vs. Vout Plots,如 ±2.5 V 双电源、±0.9 V 双电源、5 V 单电源,且 Ref = 0 V:
如果设计的电路不在上述情况里,就需要用到 TI 的辅助设计软件来测算。
TI 模拟器件辅助设计软件
TI 为模拟器件提供了辅助设计软件 Analog engineer’s calculator (下载地址见参考链接 [4])。
下载安装后打开(需在 Win 10 环境下安装),选择左侧 “INA Vcm vs. Vout” 栏目后界面如下:
图中分了若干区域:
- 主要区域 INA Vcm vs. Vout 图表 。
- 下半部分 可以选择 INA 型号,供电、增益 及 Ref 电平 。
- 右半部分 是 INA 输入的两个跟随器,对应 Vout 最大、最小时 V1、V2 的数值 。
- 另外,还有一个 Vcm 刻度条,以及代表 Vout 变化范围的绿线。
设计师首先要知道 V1、V2 的输入情况,比如,上图是 V1、V2 围绕 0 V 变化,则 Vcm = 0 V,然后软件显示 Vout 变化范围是 -2.4 V 至 2.4 V (绿线)。
如果 V1、V2 围绕 1.5 V 变化,即 Vcm = 1.5 V,然后软件显示 Vout 变成了 -1.8 V 至 1.8 V ,显然 Vout 的变化范围小了,没有充分利用到 ±2.5 V 双电源的供电范围:
我们可以来回试一下 Vcm 刻度尺,发现最大在 Vcm = 1.2 V 时,Vout 变化范围仍是 -2.4 V 至 2.4 V:
网上有人总结了 Vcm vs. Vout 图表的变化趋势如下。
趋势一:正负双电源供电,供电电压变小:
趋势二:正负双电源供电,Ref 电平变大:
趋势三:单电源供电,Ref 电平变小:
我们也可以在 Analog engineer’s calculator 软件里调整一下参数,以发现上述规律。
总结
本文分析了仪表放大器的 V1、V2、Vcm、Vout 变化范围,进而介绍了 Vcm vs. Vout 图表。
TI 有模拟器件辅助设计软件 Analog engineer’s calculator,设计师可以根据自身电路需要,如 不同电源供电、Ref 电平、Vcm 下,测算 Vcm、V1、V2 输入 对应 Vout 输出 的情况,以评估合理性。
参考资料
- TI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One AMP Use Cases PPT: https://www.ti.com/content/dam/videos/external-videos/en-us/7/3816841626001/6177836543001.mp4/subassets/instrumentation-amplifiers-topologies-one-amp-use-cases-presentation-quiz.pdf
- TI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One AMP Use Cases Video: https://www.ti.com/video/6177836543001
- TI INA333 spec: https://www.ti.com/product/INA333
- TI Analog engineer’s calculator: https://www.ti.com/tool/ANALOG-ENGINEER-CALC
- https://www.planetanalog.com/how-instrumentation-amplifier-vcm-vs-vout-plots-change-with-supply-and-reference-voltage/
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“疯狂的运放”
,及时收到最新的推文。